隨著軟件定義網絡(SDN)培訓暨專家學術研討會的完美落幕,第二屆全國高校軟件定義網絡應用創新開發大賽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大賽增強了參賽團隊的實踐與創新能力,進一步推動了軟件定義網絡技術在高校的傳播發展。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SDN等下一代網絡技術對高校提出了軟件和通訊交叉新型人才的教育方向。互聯網會改變傳統行業的形態,也會改變市場的結構。在當前互聯網網絡安全嚴峻的形勢之下,用“互聯網+”的角度去培養高校的人才,我們的思路就會放得更開,才能真正培養出市場歡迎、能夠為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服務的人才。如果是僅僅停留在“教育+互聯網”的話,就還是在傳統行業劃分的基礎上來培養人才。
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認為,在引領創新和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方面,不能關起門來說好,要國際認同,整個業界認同,那才叫真正的合格,否則就是有問題。中國的軟件定義網絡發展還處于準備的階段,與國際水平還有差距,我們要通過努力和創新,迎頭趕上。教育界、研究機構要和企業一起,以需求為導向,努力解決網絡技術和人才培養問題。
為了建立一座連接企業與高校及研究機構的橋梁,讓高校對于軟件定義網絡技術中堅力量的培養更加有的放矢,在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的指導下,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將聯合中國高校SDN專家委員會,以及新IP解決方案廠商博科等企業聯合成立中國SDN校企工作委員會,旨在鼓勵和加強全國高等學府、研究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讓學術研究的創新力盡快地轉化為企業應對業務挑戰,實現面向新IP網絡轉型的創新力。博科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可用最新的技術和信息,與國內整個產學研的平臺一起共享,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包括具體的產品技術。從戰略角度來講,建立這種合作的模式以后,可以源源不斷地把最新的技術變化、更新、增量,直接同步到國內整個產學研的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