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昨天上午主持召開市政府第61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的若干意見》。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作為重要抓手,明確主攻方向,加強組織協調,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全力打造“十三五”時期創新發展的動力引擎,為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常務副市長段春華,副市長尹海林、王宏江、何樹山、孫文魁和市政府秘書長張志強、市長助理趙飛出席。
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壯大小巨人企業實力,是本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2010年9月市委、市政府啟動科技小巨人成長計劃以來,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由1.25萬家增加到7.18萬家,企業總數比重由9%提高到22%;科技小巨人企業從726家增加到3410家,工業小巨人企業工業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從23%提高到48%以上;70%的科技型中小企業、85%的科技小巨人企業集中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巨人企業已成為全市技術創新的生力軍,有效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了就業增加和收入提高,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意見》提出,我市將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明確了未來五年科技小巨人企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確定了6項重點工程和4項優化服務,實現能力升級、規模升級、服務升級。
會議指出,五年來,本市通過政策聚焦、工作聚力、服務聚心、筑巢聚才、宣傳聚勢,推動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小巨人企業“頂天立地”,對全市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自古華山一條路,天津要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向創新要效益、要動力、要發展。打造小巨人升級版,是本市深入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產業結構、穩定經濟增長、提高質量效益、增加群眾收入的戰略舉措,是突出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著力構建創新創業體系,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關鍵一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這項工作作為“十三五”時期加快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目標同向,狠抓到底,推動科技小巨人實現全方位升級。
會議強調,要加強培育扶持,完善改進激勵、補貼等政策機制,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更加實打實的服務。要加強“小巨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實施“小升高”“小壯大”等重點工程,培育典型、協調政策、做好培訓,強化干部定點聯系幫扶,明確分工,建立臺賬,用力加快推動。要大力實施企業上市融資工程,支持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擴大企業融資,提升發展活力。要打造具有行業領先水平和國內外影響力的產業技術研究機構,搭建高質量創新平臺,使科研與產業緊密銜接。各區縣要拿出配套資金,集中力量推動企業升級。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保障,嚴格督查評估,把半年考核與年終考核結合起來,做好監測分析,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天津市土地整理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會議指出,堅持“責權利統一”原則,將市級單位土地整理任務下放到有關各區,賦予參與地塊規劃確定、供地安排、收益分成等權利,是本市城市建設投資管理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可以達到“擴權、提效、發展”的目標。實施這項改革,既有利于市級單位騰出資金和精力集中力量承擔全市重大項目,更好控制土地整理成本;也有利于各區有效銜接土地征收、項目融資和地塊征拆等工作,提高融資開發能力和工作效率,更好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試點各區要精密測算、鎖定成本,掌握好節奏和時序,切實把工作做精做細。要與全市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銜接,統一建設標準、技術方案等,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市有關部門要搞好統籌協調,有條不紊推進改革,積極支持區級平臺建設,增強各區建設投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