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改浪潮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有望成為激發央企創新活力的催化劑。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8月20日,中國聯通正式公布混改方案,引入百度、阿里巴巴等在內的10余家社會資本。8月24日,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公司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有限公司(簡稱中金珠寶)與中信證券、京東、興業銀行等7家戰略投資方、產業投資方彩鳳金鑫和持股員工代表,舉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資協議簽約儀式。此舉標志著黃金珠寶行業國家隊中金珠寶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落地;9月5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混改新動向,向阿里巴巴、騰訊、一汽等企業發出邀請參與公司混改。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央企混改第一槍,中國聯通混改方案的落地,對此后央企混改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推動作用。電商作為社會資本參與央企混改,資金注入、股權獲取只是合作的第一步,而背后更大的意義是如何借助雙方資源,合力拓展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中國宏觀戰略思想庫秘書長田云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混改對于國企和民企都是一次非常好的機遇。央企作為大型基礎設施、高端制造業的供應商正是金磚國家所需的,所以央企與電商合作,將商業貿易在電子商務平臺上溝通,有利于中國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
值得關注的是,山西、上海、天津、山東等地國企改革動作頻頻。開源證券的一位分析師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方國企改革“一企一策”形式更加靈活,在守住合規、公允、職工利益這些底線的基礎上,各種形式的“曲線退出”不涉及國有資產流失,以體現國資“有進有退”。從引入的對象來看,“協同性”是各省市重點試點企業在引入戰略投資者過程中的主要關注點,有助于實現企業治理機制現代化和經營機制市場化。